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動下,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的地平線上正悄然崛起一座嶄新的地標——被譽為該國在建第一高樓的“馬克塔”。這座總投資達1.1億美元的超高層建筑,不僅承載著中蒙兩國深化合作的友好情誼,更以其獨特的設計理念與先進的技術應用,成為連接蒙古草原文化與現(xiàn)代都市脈搏的嶄新象征。
“馬克塔”由中國建筑第六工程局作為總承包單位,聯(lián)合河北杭蕭鋼構負責鋼結構施工,中建上海設計研究院第四設計院擔任設計總包。項目預計于2025年6月底完成基礎施工,隨后將全面進入主體結構建設階段。其選址于烏蘭巴托市 Dund River 南岸、和平橋東南側,緊鄰國家體育場及新規(guī)劃的自然博物館,占據(jù)城市交通樞紐要地,周邊政府機構、商業(yè)中心與文化設施林立,未來勢必將引領烏蘭巴托南部形成新的城市核心。
總建筑面積達14.5萬平方米的“馬克塔”,由44層主塔樓、13層公共停車場及10層自動停車場構成。建成后將集商業(yè)、辦公、酒店、餐飲、體育博覽等多功能于一體,充分滿足商務活動與市民休閑的雙重需求。
建筑設計的核心理念是“流動的鉆石”。中建上海院設計團隊巧妙地將蒙古草原的遼闊意境與現(xiàn)代建筑技術相融合。主塔樓采用鋼筋混凝土核心筒-鋼框架結構,外覆流線型藍色玻璃幕墻,陽光下宛如絲綢般流動,光影變幻。其頂部造型靈感源自草原雄鷹展翅,象征著蒙古國在現(xiàn)代化進程中銳意進取的姿態(tài)。裙房部分則運用鉆石切割般的幾何立面設計,與塔樓剛柔并濟,既呼應了蒙古“永恒藍天之地”的國家意象,也顯著提升了建筑在城市天際線中的辨識度。
針對烏蘭巴托冬季可達-40℃的嚴酷氣候,“馬克塔”特別采用了電熱幕墻融雪技術,確保了建筑在極端天氣下的安全運行與節(jié)能表現(xiàn)。
作為蒙古國的新高度,“馬克塔”以203.5米的檐高刷新了該國建筑紀錄。其內部空間規(guī)劃同樣精妙,強調功能性與開放性的平衡:塔樓底部設雙層挑空大堂,通高玻璃幕墻引入充沛自然光;標準層采用無柱大空間設計,極大提升了辦公或酒店的靈活性與使用效率;頂層更規(guī)劃有觀景臺與空中酒廊,屆時游客可于此盡覽烏蘭巴托市區(qū)的壯麗全景。
“馬克塔”的興建,不僅是烏蘭巴托城市發(fā)展的新篇章,更是一帶一路框架下國際合作的生動實踐,標志著中蒙兩國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合作邁向了新的高度。(此文出自見道官網(wǎng)www.0888job.com未經(jīng)允許不得轉載否則必究,轉載請注明見道網(wǎng)+原文鏈接)見道網(wǎng)互聯(lián)互通欄目編輯/銀佳慧
評論
寫點什么吧~